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红头文件







202303  370

四川省上市公司协                                            2023131

财经信息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

根据国家统计117日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88345亿元,比上年增4.1%;第二产业增加483164亿元,增3.8%;第三产业增加638698亿元,增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4.8%,二季度增0.4%,三季度增3.9%,四季度增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一、全年粮食增产丰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三、服务业保持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四、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增长较快

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

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5.1%

2022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310145亿元,比上年增0.9%。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0.49%

W020230117348385906850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10.0%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132895亿元,比上年下10.0%;其中,住宅投100646亿元,下9.5%

W020230117348324344908

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26.8%。商品房销售133308亿元,下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28.3%

W020230117348324346278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148979亿元,比上年下25.9%。其中,国内贷17388亿元,下25.4%;利用外78亿元,下27.4%;自筹资52940亿元,下19.1%;定金及预收49289亿元,下33.3%;个人按揭贷23815亿元,下26.5%

W020230117348324493045

2022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国房景气指94.35

W020230117348324490036

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2.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49283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0133元,增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4.2%

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20590元,增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55.8%;人均经营净收6175元,增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16.7%;人均财产净收3227元,增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8.7%;人均转移净收6892元,增5.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18.7%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31370元,增4.7%,中位数是平均数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45123元,增3.7%,中位数是平均数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17734元,增4.9%,中位数是平均数88.1%

W020230117348375744913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0.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30391元,名义增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16632元,名义增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2.5%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7481元,增4.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30.5%;人均衣着消费支1365元,下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5.6%;人均居住消费支5882元,增4.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24.0%;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1432元,增0.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5.8%;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3195元,增1.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2469元,下5.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10.1%;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2120元,增0.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8.6%;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595元,增4.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2.4%

W020230117348375901811

2022年我R&D经费突3万亿 GDP之比2.55%

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比上年增10.4%,按不变价计算R&D经费增8.0%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2.55%,比上年提0.12个百分[1]。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951亿元,增7.4%R&D经费比重6.32%,下0.18个百分点。

W020230120335352742410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0.9%

据对全6.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2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12180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0.9%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4.0%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84038.5亿元,比上年下4.0%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23792.3亿元,比上年增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61610.9亿元,下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20039.6亿元,下9.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26638.4亿元,下7.2%

2022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15573.6亿元,比上年增4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64150.2亿元,下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4314.7亿元,增41.8%

2022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5.7%

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5.7%,比上年同期下1.7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0.1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5.6%,比上年下1.9个百分点。

W020230117348318871960

2022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1.3%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1.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0.06%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3.6%

W020230117348284186278

2022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1.8%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40542亿元,同比下1.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35438亿元,下2.6%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439733亿元,比上年下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393961亿元,下0.4%

W020230117348367319757

202212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11月份相比,原煤、原油、天然气增速有所放缓,电力增速加快。

原煤生产增速略有放缓,进口降幅收窄12月份,生产原4.0亿吨,同比增2.4%,增速比上月放0.7个百分点,日均产1299万吨。进口煤3091万吨,同比下0.1%,降幅比上月收7.7个百分点。

2022年,生产原45.0亿吨,同比增9.0%。进口煤2.9亿吨,同比下9.2%

W020230117348339493928

W020230117348339497641

原油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增速回落12月份,生产原1687万吨,同比增2.5%,增速比上月放0.4个百分点,日均产54.4万吨。进口原4807万吨,同比增4.2%,增速比上月回7.6个百分点。

2022年,生产原20467万吨,同比增2.9%。进口原50828万吨,同比下0.9%

W020230117348339814383

W020230117348339967895

原油加工增速有所加快12月份,加工原5988万吨,同比增2.5%,增速比上月加2.2个百分点,日均加193.2万吨2022年,加工原67590万吨,同比下3.4%

W020230117348339961095

天然气生产增速有所放缓,进口降幅扩大12月份,生产天然204亿立方米,同比增6.5%,增速比上月放2.1个百分点,日均产6.6亿立方米。进口天然1028万吨,同比下11.8%,降幅比上月扩9.0个百分点。

2022年,生产天然2178亿立方米,同比增6.4%。进口天然10925万吨,同比下9.9%

W020230117348340125962

W020230117348340124831

电力生产增速加快12月份,发7579亿千瓦时,同比增3.0%,增速比上月加2.9个百分点,日均发244.5亿千瓦时2022年,发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2.2%

W020230117348340590282

202212月下旬20231月上旬2023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14日公布,对全国流通领9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212月下旬12月中旬相比15种产品价格上涨31种下降4种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114日公布,对全国流通领9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1月上旬202212月下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7种下降2种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124日公布,对全国流通领9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1月中旬1月上旬相比33种产品价格上涨14种下降3种持平。

202212CPI同比上1.8% 环比持平

2022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1.8%。其中,城市上1.8%,农村上1.8%;食品价格上4.8%,非食品价格上1.1%;消费品价格上2.6%,服务价格上0.6%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0.2%;食品价格上0.5%,非食品价格下0.2%;消费品价格下0.1%,服务价格上0.1%

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2.0%

1

2022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0.7% 环比下0.5%

2022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0.7%,环比下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0.3%,环比下0.4%2022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6.1%

W020230112333934535882

3


2023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PMI)运行情况

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1%,比上月上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W020230131331656864862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PMI52.3%,比上月上4.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PMI分别48.6%47.2%,比上月上2.22.5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4%,比上月上12.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

W020230131331656860890

1月份,综PMI产出指数52.9%,比上月上1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W020230131331657175199


监管动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决定,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九条关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规定。根据决定,20221230日起,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停止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对于申请进出口环节许可证、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书、配额、国营贸易资格等相关证件和资格的市场主体,有关部门不再要求其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材料。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会议指出,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增值税减免等政策。坚两个毫不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节后快速复工复产。上下共同努力,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共提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15项具体举措,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高法:坚定不移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严厉打击干扰注册制改革的证券犯罪和违法违规行为。坚定不移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防利用破产程逃废。坚定不移保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严厉打击金融市场各逃废行为。坚定不移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金融审判体系,有序推动金融案件相对集中地区的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强调要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密切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做好债务、房地产、金融、投资、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国家发改委19个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促进多元化就业,大力支持多业态创业,全方位提升就业技能,推进有序落户城镇。

商务部14部门办公厅(室):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名单如下1.北京市2.上海市3.江苏省4.浙江省(含宁波市)5.福建省(含厦门市)6.湖南省7.广东省(含深圳市)8.重庆市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

通知要求,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银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结算服务;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企业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需求;因企施策,增强优质企业、首办户、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获得感,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发挥带动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交易撮合、财务规划、风险管理等业务支持,强化保险保障,完善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发挥相关资金、基金等引导作用;开展多样化宣传培训,促进银企对接,扩大政策受益面。

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指出,外资研发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加大对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若干措施》提出了4方面16条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二是提高研发便利度三是鼓励引进海外人才四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商务部:印发《成都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及试点任务清单。《方案》明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围绕一批重点领域,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是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方案》要求,聚焦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机器+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开机器+应用创新实践。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2035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熟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

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等领域

指导意见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其中,明确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指导意见明确了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等六个重点任务,以及太阳能光伏产品及技术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供给能力提升行动、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行动等三个专项行动,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光伏和储能等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不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促进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车物流成本、助力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根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十四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认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在此次公布100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成都市青羊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射洪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成都市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广汉市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绵阳市涪城区连接器产业集群5个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国家知识产权局17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030年,行业营业收入突5000亿元,建设一批融入产业、服务创新、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有超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十四期间,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3.4倍。根据预测,未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5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5万亿元。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称,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对促进全社会低成本减排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人民银行:发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2.01万亿元,比上年668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20.91万亿元,同比多974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5254亿元,同比多6969亿元;委托贷款增3579亿元,同比多5275亿元;信托贷款减6003亿元,同比少1.41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3411亿元,同比少150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2.05万亿元,同比1.24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7.12万亿元,同比107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1.18万亿元,同比376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1.05万亿元。

从结构看,全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65.3%,同比1.7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1.6%,同比2.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1.1%,同比1.6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1.9%,同比4.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1.1%,同比0.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6.4%,同比4.1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22.3%,同比0.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3.7%,同比0.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发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2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44.21万亿元,同比增9.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12.43万亿元,同比增10.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1.84万亿元,同比下17.4%;委托贷款余额11.24万亿元,同比增3.4%;信托贷款余额3.75万亿元,同比下1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66万亿元,同比下11.6%;企业债券余额31.01万亿元,同比增3.6%;政府债券余额60.19万亿元,同比增13.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10.64万亿元,同比增12.4%

从结构看2022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61.7%,同比0.7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0.5%,同比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3.3%,同比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1.1%,同比0.3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0.8%,同比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9%,同比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17.5%,同比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3.1%,同比0.1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发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11.8%,狭义货币增3.7%

12月末,广义货(M2)266.43万亿元,同比增11.8%,增速比上月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狭义货(M1)67.17万亿元,同比增3.7%,增速比上月末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M0)10.47万亿元,同比增15.3%。全年净投放现1.39万亿元。

二、全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外币贷款减1779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219.1万亿元,同比增10.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213.99万亿元,同比增11.1%,增速比上月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同比多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2.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17.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11.0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1254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1.4万亿元,同比多2665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7348亿美元,同比下19.5%。全年外币贷款减1779亿美元,同比多2236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减342亿美元,同比少19亿美元。

三、全年人民币存款增26.26万亿元,外币存款减1430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264.45万亿元,同比增10.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258.5万亿元,同比增11.3%,增速比上月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26.26万亿元,同比多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17.8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5.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1.38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7242亿元,同比少4403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8539亿美元,同比下14.3%。全年外币存款减1430亿美元,同比多2507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减82亿美元,同比少129亿美元。

1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26%,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41%

全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1798.2万亿元,日均成7.19万亿元。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5873亿元,现券日均成1.08万亿元,质押式回购日均成5.5万亿元。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2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0.290.7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4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0.20.68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3.13万亿美元

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3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1美元6.9646元人民币。

2022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0.51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

2022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0.51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7.92万亿元2.59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1.92万亿元4.84万亿元。

人民银行:公202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22年,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稳有序,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增加,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保持平稳;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回落。

证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金融行业标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披露信息规范化、结构化、数据化,202314日起施行。

证监会:确定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为境内特定品种。上述品种2023112日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

证监会:修订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范性文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

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2023228日起施行。

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结算:联合发布港股通交易日历优化配套规则为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实施,实施时间将另行通知。此次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放开了两地市场均为交易日时的全部港股通交易,增加了可交易天数和投资机会。据测算,预2023年全年无法参与交易的天数同比将减少约一半。对于参与港股通交易的个人投资者,除了增加交易天数以外,在资金交收等方面并无影响。

沪深交易所:部署加强退市风险公司年报披露工作,一是适度增加退市风险揭示的披露频次,二是聚7类风险情形增强风险揭示针对性,三是强化年度报告编制进展披露及风险揭示,四是提醒退市风险公司重点关4大类事项,五是督关键少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上交所:通报针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上交所2022年共发出纪律处分决186份,同比增21%,发出书面警示决189份,同比增17%,发出口头警322次;涉及上市公224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103人次、董监高人898人、一般股81人次。

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白皮书》。《白皮书》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三是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实践及优秀案例;四是交易所的实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办理指南2发行与上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对证券公司开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流程、权利义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规定。《做市细则》和《做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政府债券交易细则》共五章、四十条,明确了交易债券范围、登记托管机构、参与主体、交易方式、其他交易事项等事项。

一是明确交易债券范围。北交所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政府债券交易结算业务,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政府债券及北交所认可的其他交易品种,可以通过北交所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二是明确参与主体。北交所不增设市场准入条件,已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账户的投资者,即可以参与北交所政府债券交易。投资者参与交易前,需向北交所申请开通债券交易平台的交易权限。

三是明确交易方式。考虑到债券交易具有机构主导、大额低频、协商成交为主等特点,按照分步推进市场建设的工作思路,北交所优先推出现券协商成交方式,后续再逐步进行完善和丰富。

四是其他交易事项。明确了停复牌、除权处理、行情发布、交易费用等事宜。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联合发2022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2022年度102家证券公司由高到低分别被评为一、二、三、四档,其中,一档为申万宏源20家证券公司、二档为华泰证券41家证券公司、三档为五矿证券20家证券公司、四档为大和证券21家证券公司。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证券公司在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整体执业质量。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联合发2022年市场自律监管报告2022年市场服务报告2022年市场改革发展报告。

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国务<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实施方案》《四川省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等六份文件。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为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碳中和工作基础,四川将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3方面17项举措。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十四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

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关于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同时要求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港产城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以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新样板,努力建设内陆对外开放合作新引擎。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贯彻〈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金融强省,成都金融极核作用显著增强,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区域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影响力明显提高,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金融开放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一带一功能更加完善,西部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推动六大金融体建设,即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全球资本配置的内陆金融开放体系;建设法治透明高效的金融生态体系。

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要具有竞争力,《方案》明确将培育壮大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引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健全金融中介服务和专业服务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要具有区域辐射力,《方案》提出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地方交易场所、推动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健全保险市场功能、推进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等。

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要支持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进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发展、探索特色金融服务模式等。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在乐山市、雅安市和眉山21个县(市、区)突破行业、行政区划壁垒,建设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助大峨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交通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跨界融合的先行示范。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四川省工珠峰攀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划》指出,2027年,将新型显示、清洁能源装备、动力电池、晶硅光伏、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钒钛稀土、天然气产业、轨道交通、优质白10个优势产业,努力培育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产业。努力培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力争创建世500强企5,5家。

成都市政府:印发《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将130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成都营商环5.0改革正式开启。

《十大举措》对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都市圈及智慧蓉城建设等工作部署,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和活为主线,具体分39项改革举措,涉95个具体改革点位。其中31个为本土特色做法26个为对标首批试点26个为持续优化提升12个为落实上级政策,立足企业获得感,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

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计划》显示,全市拟编列重点项目900个,涵盖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总投24425.1亿元,年度计划投3511.8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2022年增36.9亿元。

成都市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讨论《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明确将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力做优服务保障三方面,着有效市 有为政,切实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覆盖,将高质量发展要求一一落到实处。






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通讯2023年03期(总第370期)